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内容

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每月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

明月棹孤舟2022-12-14 14:11教育298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以及每月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

工资超过5000元,如果减除费用5000元,再减去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其他扣除后仍然有余额,那么就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每月由扣缴义务人采用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年度终了,由纳税人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累计预扣法,就是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然后,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下表),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公务员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

法律分析:个人工资超过5000元扣税的话税率一般是百分之十的税率。

超过5000纳税,是有分级的,每一个级别的纳税比例和速算扣除数都不一样。超过5000的工资纳税情况如下: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不超过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不超过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不超过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3192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不超过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5292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不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85920;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8192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工资超过5000以上怎么扣税

工资超过五千的部分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进行扣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工资超过5000需要交税?

职工的工资超过5000时,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不同的月度收入,相对应缴纳的税率也是不一样的,月度收入高,税率也会相对高一些。个人月收入超过5000的话,需要纳税的税率一般为10%。以上就是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的相关内容。

税收有哪些特征

1、强制性:税收是由国家强制征收的,国家会依相应的税法进行税务强制征收,如果未按规定缴税,则国家将对违法者予以惩罚;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由于税收本来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个人或企业等纳税主体在向国家纳税时所产生的费用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不会给纳税人任何报酬,则是无偿的,即税收的无偿性;

3、固定性:税收是国家按照税收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会规定好对应的税率以及纳税对象等,标准也是公开透明的。

本文主要写的是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的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

【法律分析】: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 起征点;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个人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

工资超过五千的部分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进行扣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给朋友: